[nav:name]

市政废水之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说明

发布时间:2025-10-27 浏览次数:129

一、市政废水处理工艺:从 “达标排放” 到 “资源回用”

市政废水主要含生活污水、少量工业废水,特征为 COD 300-500mg/L、BOD₅ 150-250mg/L、SS 200-300mg/L,含氮磷营养盐,可生化性较好(B/C>0.3),工艺核心是去除有机物与营养盐,兼顾回用需求。

(一)典型工艺路线:A²/O+MBR + 深度处理

预处理阶段

格栅 + 沉砂池:通过机械格栅(栅隙 10-20mm)截留塑料袋、树枝等大颗粒杂质,旋流沉砂池去除砂粒(粒径>0.2mm),避免后续设备磨损,降低 SS 负荷(去除率 60%-80%)。

调节池:均质均量,缓冲早晚用水高峰导致的水质波动,停留时间 4-6h,配套搅拌装置防止污泥沉积。

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UASB厌氧反应器.jpg

核心生化处理阶段(A²/O+MBR)

厌氧池(A 段):在无氧环境下,厌氧菌分解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(如有机酸),同时释放磷,COD 去除率 30%-40%,为后续好氧处理奠定基础。

缺氧池(A 段):反硝化菌利用碳源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,实现脱氮(去除率 70%-80%),控制出水 TN<15mg/L(一级 A 标准)。

好氧池(O 段):曝气供氧,好氧菌降解有机物(COD 去除率 80%-90%),聚磷菌过量吸磷,同步降低 COD 与 TP(出水 TP<0.5mg/L)。

MBR 膜池:采用中空纤维帘式膜(如三菱 60E0025SA),0.4μm 孔径截留活性污泥与悬浮物,出水 SS<5mg/L、浊度<0.1NTU,替代传统二沉池,节省占地 30%,且污泥浓度(MLSS)提升至 8000-12000mg/L,强化污染物去除效率。

深度处理与回用阶段

消毒:采用次氯酸钠或紫外线消毒,杀灭大肠杆菌(出水≤1000 个 / L),满足排放标准。

回用处理:若需再生水回用(如市政绿化、道路冲洗),增加 “超滤(UF)+ 反渗透(RO)”,去除残余盐分与微量有机物,产水水质达到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》(GB/T 18920-2020)标准,回用率可达 70% 以上。

(二)工艺优势与适用场景

优势:有机物与营养盐同步去除,出水水质稳定达一级 A 及以上标准,MBR 膜提升系统抗冲击能力,适配市政污水水质波动。

适用:新建市政污水处理厂、旧厂提标改造(如从一级 B 升至一级 A)、人口密集区生活污水处理项目。

二、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:应对 “高浓度、难降解” 水质挑战

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填埋 / 中转站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,特征为 COD 5000-30000mg/L、NH₃-N 500-2000mg/L、SS 1000-3000mg/L,含重金属(如 Cr、Pb)与难降解有机物(如腐殖酸),可生化性差(B/C 0.1-0.25),需强化预处理与深度脱盐。

(一)典型工艺路线:预处理 + UASB+MBR+NF/RO + 浓水处置

预处理阶段:降低毒性、改善可生化性

格栅 + 调节池:机械格栅(栅隙 5-10mm)截留垃圾残渣,调节池停留时间 8-12h,配套加热装置(维持水温 25-35℃),避免低温影响生化效率。

破络 + 混凝沉淀:投加破络剂(如硫酸亚铁)破坏重金属络合物,再投加聚合氯化铝(PAC)与聚丙烯酰胺(PAM),去除 60%-70% SS 与 30%-40% COD,降低后续膜污染风险,出水 SS<500mg/L。

厌氧生化阶段(UASB)

升流式厌氧污泥床(UASB)利用颗粒污泥,在中温(35℃左右)环境下分解高浓度有机物,COD 去除率 50%-60%,产生沼气(甲烷含量 60%-70%)可回收利用,同时将部分难降解有机物转化为易生化小分子,B/C 提升至 0.25-0.35。

垃圾渗滤液处理效果图

好氧与膜分离阶段(MBR)

好氧池: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(SBR)或膜生物反应器(MBR),通过硝化菌将 NH₃-N 转化为硝态氮(硝化率 90% 以上),好氧菌进一步降解 COD,出水 COD<1000mg/L、NH₃-N<50mg/L。

MBR 膜过滤:选用耐污染 PVDF 膜(如三菱 60E0025SA),耐受渗滤液高盐分(电导率 10000-30000μs/cm)与毒性物质,截留污泥与胶体,出水 SS<10mg/L,为后续深度处理提供稳定进水。

深度脱盐与浓水处置阶段(NF/RO + 蒸发)

纳滤(NF)+ 反渗透(RO):NF 截留残余有机物与部分盐分(COD 去除率 80%-90%),RO 深度脱盐(脱盐率≥98%),最终产水 COD<50mg/L、NH₃-N<5mg/L,满足《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》(GB16889-2008)表 2 标准,可直接排放或回用。

浓水处置:RO 浓水(含高盐分、高 COD,约占进水 20%-30%)采用低温蒸发或 MVR 蒸发结晶,浓缩后结晶盐外运处置,蒸馏水回用于预处理或清洗,实现 “零排放”。

(二)工艺优势与适用场景

优势:分阶段解决高浓度有机物、高氨氮与高盐问题,MBR+NF/RO 确保出水达标,浓水蒸发实现资源循环,适配垃圾渗滤液复杂水质。

适用:垃圾填埋场渗滤液、垃圾中转站渗滤液、餐厨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。

三、两类废水处理工艺核心差异对比

 

对比维度

市政废水处理工艺

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

关键原因

核心目标

去除有机物与营养盐,兼顾回用

降解高浓度有机物 + 脱盐 + 浓水处置

渗滤液 COD / 盐分是市政废水的 10-50 倍

生化工艺重点

A²/O 脱氮除磷,MBR 提升出水水质

UASB 降解高 COD,MBR 抗污染

渗滤液可生化性差,需强化厌氧预处理

深度处理手段

消毒 / UF+RO(回用)

NF/RO 脱盐 + 蒸发(浓水处置)

渗滤液高盐分需深度脱盐,避免污染

运行控制难点

水质波动(如雨季进水稀释)

毒性物质(如重金属)与膜污染

渗滤液成分复杂,需定期化学清洗膜



上一篇:景区污水治理新方案:恒大兴业一体化设备的生态赋能之路

下一篇:没有了!